十三叔 | 文
工作日的早上,位於江蘇南京城東的徐莊軟件園迎來它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
數以萬計的人流乘坐著不同的交通工具,從南京各個方位聚集到這裏。
湧入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目的地是一家叫蘇寧的企業。這家在上世紀90年代發家的企業,多年來,一直被南京人津津樂道。
每當南京人在茶餘飯後,提到蘇寧老板張近東時,還會提到另外三個人,袁亞非、楊宗義和段紅彪。
這是同一年代在南京發家的企業家,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簽——白手起家。每個人的身後,都有著非同一般得傳奇、勵誌創業故事。
隻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企業逐步走向高光,而有些企業逐漸落幕。
與蘇寧同在徐莊軟件園的福中集團,相比起蘇寧的熱鬧,卻顯得暗淡的許多。牆壁斑駁的辦公樓、鬆散的安保與蘇寧現代化和科技感的辦公樓和門口佇立得西服革履的保安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這家以賣電腦起家,有著與蘇寧創業時期相類似經曆企業,卻在通往未來的發展路上,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在時間賽跑時,張近東的蘇寧,堅持以零售為核心,而楊宗義的福中集團卻選擇了多條腿走路。
很多年過去了,那個曾經想遍地開花、百花齊鳴的福中集團卻陷入了深深地沉寂之中。
福中的輝煌還能再現嗎?
這是一個很難讓人回答的問題。
老板楊宗義的A、B麵百度搜索楊宗義,跳出來百度詞條讓人眼前一亮。這位西裝革履、精神煥發的企業家,給人帶來一種才氣超然、卓爾不群的感覺。
楊宗義有著名牌大學的教育背景,熱衷於慈善事業,還曾多次榮登福布斯中國慈善榜,就連赫赫有名的南京大學校園內也有一幢以楊宗義名字命名的教學樓。
楊宗義確實是個能人。
(楊宗義)
早年喪父,家裏還有四個兄弟姐妹,這樣的家庭也給作為兄長的楊宗義,從小就背負著無形的生活壓力。
大學畢業後,楊宗義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掙錢。
時至今日,也不曾會有人想到,到飛機場“毛遂自薦”的辦法,而1986年剛剛畢業的楊宗義就想到,那是個有錢人待的地方,混在那裏,必然也會遇到有錢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宗義成功事業的第一步就是從這裏遇到他的第一位伯樂——做顯示器生意的新加坡老板。
自此,珠江路上,多了一個騎自行車賣電腦顯示器的身影。
據曾經到訪過福中集團的一位企業高管講述,在福中集團的企業展廳至今還放著當年楊宗義送貨的自行車和白手套。
騎自行車送貨隻是楊宗義傳奇故事的一個小小開始。
與被南京八大商場“圍剿”的蘇寧張近東一樣,楊宗義也曾攪起過南京電腦市場的“血雨腥風”。
20多年前,楊宗義的福中集團還隻是珠江路上的一個不足20平米的小門店。為了能夠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他率先打出服務牌,推出行業中的“3 3”服務,即零部件3年包換3年保修政策。而當時行業中隻能做到1年包換2年保修的服務措施。
超於常人的遠見,給楊宗義的生意帶來了巨大的市場,與之一起到來的是,同行的質疑與打壓。
不過,時代的車輪總是會把不去做改變的人淘汰,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楊宗義用服務做突破口,最終在“北有中關村,南有珠江路”的珠江路上,笑到了最後。
當然,珠江路的輝煌隻能停留在某一個年代。如果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就不得不學會成長和順應時代。
在二十一世紀初,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給單品類經營的實體經濟帶來巨大的挑戰和危機。
楊宗義的福中集團隻能做出改變。
與當時諸多求變的企業一樣,楊宗義為福中集團開出了“藥方”——多條腿走路。
依托著前期積累的資金,福中集團相繼進入了醫療器械、產業地產、酒店、文化創意等領域。
但是,福中的改革之路並沒有那麽一帆風順,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
談及到楊宗義,企業內部的高管和員工並沒有像外界一樣,給予他太高的評價。
曾在福中集團工作僅幾個月的夏炎回憶說,上班的一個星期之後,第一次見到老板楊宗義時,去讓她感到有些惶恐。
“當時是一次上百人的會議,老板上台後,沒說幾句話,就開始罵人。”夏炎說,楊宗義謾罵的話語中夾帶著很多生殖器官詞語,並且還“問候”了當時在坐的員工家人。對於還沒有結婚談男朋友的她來說,老板口中的那些漫罵聲簡直不堪入耳。
當天晚上,夏炎在給家人打電話時,忍不住的大哭出來。
“當時,去福中麵試的時候,感覺還挺好,總想著老板畢業於名牌大學,企業又是中國500強,哪曾想,現實確實這樣。”沒多久,夏炎就提出了離職。
老板開會時飆髒話罵人,在福中的員工眼中,這並不是件奇怪的事情。因為這種事情時常會發生。
比起被罵來說,讓福中集團的高管們更為頭痛的一件事兒是,楊宗義工作上的另外一個習慣——開會開到半夜。
相比起福中的高管,普通員工要幸福的多,至少在大多數的時間,是可以按時6點下班。但是高管就不一定了。
楊宗義喜歡開會到半夜,並且是習慣性動作。不少高管下班之後不敢回家,生怕老板一個電話過來,不能及時上樓開會,而被破口大罵。
但每次會議並不是高效地。“經常開會討論,但是又討論不出結果。”曾經參加過福中高層會議的一位知情人士說。
位於徐莊的福中集團總部,大樓前噴泉景觀池正中假山上,是一座大的孫悟空雕像,水池圍欄上,則是十幾個小的孫悟空雕塑圍成一圈。每當有來訪者經過,看到這些孫悟空雕像時總會產生疑問,為什麽一個現代西式風格的總部大樓前會有這麽略顯違和的風景?
熟悉福中的人都知道,在福中集團總部大樓剛落成時,偏西方式審美的楊宗義讓人把噴泉景觀池走的是歐洲風--現在的孫悟空曾經都是類似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標的“小於廉”撒尿雕塑。
但很快,楊宗義的母親對此很有意見。她樸素又傳統的看法是,“小於廉”的寓意不好,是“小人”。隨後,等到一次楊宗義出國商務活動後回到南京,集團大樓的景觀池已經全部換成了孫悟空。
對於這些孫悟空,福中後來又了一個新的詮釋,“專打小人的鬥戰勝佛”。
但現在來看,“小人”確實被打掉了,但孫悟空雕像並沒能讓福中在接下來發展的道路上永遠一片坦途。
擴張與突破帶來的困擾與窘境近兩年,來自媒體采訪和福中集團對外發布的關於福中集團企業經營狀況的消息越來越少。
以至於,不少人對於福中集團的業務發展提出疑問,這家企業到底還有沒有實際產業在支撐運轉。
表現最為明顯的是,福中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這是目前,外界獲得福中集團最新消息的唯一出口。
細心的人會發現,自2018年9月份之後,福中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更新變得越來越少。到2019年和2020年,福中集團的微信公眾號甚至出現了每個月隻更新一條信息的情況,並且在信息中很少能夠有看到實質性的業務內容。
一位接近福中集團的人士說,2018年9月份開始,福中內部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題。員工工資延遲發放,甚至,有的員工工資被拖欠半年甚至更長。
拖欠工資事件造成的影響就是大量的員工離職。不少人因無法拿到工資找到當地勞動仲裁部門介入,甚至通過到法院起訴的方式與福中集團對簿公堂。
這一切要源於,福中集團的數字農業發展。
在看到淘寶、京東等電商發展的潛力之後,2014年,楊宗義也開始了他的電商探索之路。2015年11月,福中集團旗下生鮮電商品牌“小6美鮮”問世,楊宗義對這個平台給予了很高的厚望,甚至提出“小6美鮮”的出現,是福中3 3的江湖再現。
隻是,生鮮電商與騎自行車賣顯示器和開店賣電腦不一樣,楊宗義遇到了太多的實質性難題。
這也促使著他,開始調轉航向,往更深的領域去探索。
當2C電商平台逐步形成淘寶、京東、蘇寧“三足鼎力”的境況時,不少人將方向瞄準到了B2B行業的供應鏈末端市場。通過數字化賦能的形式,為來改變和優化產品的末端供應鏈。
此時,美菜網、找鋼網、運滿滿等各行各業的B2B平台獲得資本青睞,並迅速發展。
楊宗義看到農業供應鏈的發展,2016年,福中集團收購位於大閘蟹之都江蘇興化的中國蟹庫網,同年,福中集團打造的水產供應鏈平台小6水產網上線。
小6水產網被福中集團寄予厚望,這個平台立誌打造成為全國江河湖海的水產品、水產加工產品以及各類進口水產品交易平台。
福中集團的數字農業也形成了以小6美鮮、小6水產網以及中國蟹庫網為依托的矩陣式發展。
與小6美鮮一樣,小6水產網在發展中也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快速、盲目的擴張,導致小6水產網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業務發展參差不齊。由於急於獲得外界資本的融資,各地開始不斷地招募平台會員。
小6水產網的模式發展是要減少和消除水產行業的中間環節,而這恰恰動了水產批發市場中大量的中間商的奶酪。再加上,水產行業的物流標準要遠高於常規商品運輸的條件。平台如果想要有強的競爭力,除了數字化之外,也要有一個完善的物流網絡作為支撐。
想要能夠在這條路上殺出一條血路,必須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來建設和完善從平台技術、供應鏈到物流等一係列的基礎環節。
資金問題限製住了小6水產網的發展和突破。
據曾在小6水產網工作過的一位員工說,曾有多家風投機構到福中集團做調研,但幾乎沒有人願意給小6水產網做投資。
“主要是業務模式沒有跑通,投資人看不到小6水產網的競爭力。”
為了實現突破,小6水產網的掌門人更換過多次,但依舊沒有獲得起色。
2018年,楊宗義重新為小6水產網的核心業務進行定位。就是通過平台賦能的方式,為平台會員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給平台會員提供貸款,以此來吸引商戶入駐。”這位小6水產網的前工作人員說,高昂的會費給會員設置了一個高門檻。
除此之外,即便是有會員繳納了高額的會費,也不能獲得平台許諾的貸款。
因此來帶的負麵效應,更加突出。
據接近福中集團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福中集團旗下的小6美鮮和小6水產網的業務幾乎已經在停滯狀態,隻有中國蟹庫網還在維持著運轉。
除了,多元化布局之外,福中還在做著另外一件事情——全球化布局。
據福中官方信息顯示,福中集團逆勢擴張、布局全球已經出具規模,截至目前,已經在全國12座城市建立了區域總部,甚至還在美國紐約、荷蘭鹿特丹、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香港建立了北美、歐洲、中東、亞洲4個洲際總部。
但從目前來看,福中擴張的版圖中,隻有重慶和武漢有一些項目得以開展,其他的地區並沒有太多建樹和實質性的業務進展。
失信陰影與未來的期望在去年底,福中集團的年度總結大會上,楊宗義提到,2019年,在宏觀形勢和微觀層麵,這一年都是不易的一年。他看到一些曾經笑傲風口的企業摔了下來,甚至一些創業公司也在經曆著九死一生的困境。即使是,已經生存了二十幾年的企業也麵臨著轉型危機。
楊宗義說的這句話,可能跟他的親身經曆和感受有很大關係,現在的福中集團,其實過的很難。就連外界,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福中集團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
當初轟轟烈類的布局擴張和多產業發展,帶來的後遺症就是,這種快速的“燒錢”模式,並沒有換來擲地有聲的業務。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化為灰燼,後續的資金跟不上,造成了資金鏈斷裂的窘境。
今年,5月份《新京報》一篇關於福中集團被失信陰影籠罩的文章中就提到,福中集團老板楊宗義遭遇限製消費的尷尬。至此,福中集團的債務危機浮出水麵。
報道中提到,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的(2020)川0108執556號限製消費令顯示,因福中集團四川有限公司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法院依照相關規定,對福中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采取限製消費措施,限製福中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及楊宗義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有知情人表示,2019年,不少投資人因投資到期無法兌換本金和利息的情況,曾到福中集團拉橫幅討要欠款等情況。
不過,也有人表示,福中集團並沒有走到末路。
今年一月,楊宗義參加江蘇省兩會時就福中集團的發展表示,2020年對於福中集團而言,是新一輪產業轉型的開局之年,一直以“實業 金融”的福中,要更多地偏重實業,加大對集團優勢產業的投入與創新研發。
“現在福中集團還有兩項業務正在推進,一方麵是醫療,另一方麵是保險業務。”該人士表示。
在福中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中鮮有的人物報道中,提到一位名叫杜穎的年輕人。
借著對杜穎專訪,文章也對福中集團旗下的金融產業板塊重要成員之一的華陽保險銷售代理公司進行了一番宣傳。
2017年,福中大金融板塊的華陽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和福海保險公估公司相繼獲得全國經營牌照,隨著集團業務在全國各地開展。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保險類經營執照並不容易獲得,所以,這對於福中集團來說,是一件好事情,畢竟稀缺的資源,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
多條腿走路期望下的遍地開花的情景並沒有出現,福中集團一路走下來,給人更多的感觸是,一種走馬觀花的狀態。
或許等待花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隻是,市場能不能給到福中集團更多的時間來去不斷試錯。
在楊宗義看來,2020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意義獨特深遠的起點,同樣於福中集團也是一個即將到來的春天。已經經曆了24年風雨的福中集團,與中國經濟的韌性一樣,能夠有足夠的耐力跑贏一場持久戰。
他堅信,福中人的韌性不僅能夠是的24歲的福中能從一個小門店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全球化的企業集團,大環境艱難的企業轉型更能夠激發他們的勇氣和潛能。2020年,福中集團在做減法的同時,在優勢產業和項目上也要做加法。
當然,我們也期待著,福中集團能夠把企業加減法這道題做的更完美,能夠實現涅槃重生,再次回到曾經的巔峰。
隻是,這條路還要走多久,我們還不得而知。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