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兩個多月的反彈後,A股自7月6日起進入盤整,上漲動能逐漸減弱,之前走勢強勁的新能源等高景氣賽道也開始顯出疲態。麵對如此局麵,不少朋友感到困惑和糾結:為什麽最近市場再次陷入調整?當前市場處於什麽位置?現在還能進場嗎?以什麽樣的姿勢進場更穩妥?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嘮嘮。
市場遭遇“倒春寒”,基本麵有點跟不上
自7月5日衝上3400點之後,滬指開始步入調整,一度回調超5%,滬深300指數也一度回撤超7%,創業板最大跌幅也曾到達過6.29%,兩市成交量連續四周萎縮(Wind,截至日20220729)。
7月初以來這波調整被海通證券策略團隊稱之為“倒春寒”,該團隊認為調整的主要原因在於基本麵的修複進度跟不上股市上漲步伐,市場麵臨的內外部不確定因素較多。
從調整時空來看,這次“倒春寒”可能還會延續。海通證券策略團隊分析了2005年以來A股發生的多次“倒春寒”行情後發現,曆次回吐過程中,上證指數平均下跌46天(剔除2019年),上證指數、滬深300、萬得全A、創業板指最大回撤平均在13%左右、回吐前期上漲行情0.5-0.7左右的漲幅,且曆史上獲利回吐期間,全A成交量平均萎縮62%(5日平滑為52%)。
反觀這次倒春寒,截至7月29日,上證指數最大回撤6%,回吐前期上漲行情0.4的漲幅;全A成交量最低縮量至704億股,較6月高點縮小了38%,5日平滑口徑下縮小24%。
表:曆史上各大指數底部第一波上滾後獲利回吐幅度(時間的起點和終點由上證綜指刻畫)
估值合理,分化劇烈
其實經過前期調整後,A股估值水平已趨於合理。我們通常用市盈率(PE)來衡量股價水平,PE等於一個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除以其利潤,所得結果反映了這筆投資回本所需要的時間;市盈率越低,意味著回本的時間越短,這筆投資就越劃算;而市場的整體PE越低,一定程度上表明其投資價值越顯著。
從Wind數據來看,截至7月29日,萬得全A整體PE(TTM)大概在17.63倍,處於近五年35%的分位水平,這也意味著市場當前PE比近五年裏65%的時間都要低,這樣的估值水平顯然不算高;分行業來看的話,除了社會服務、地產、汽車、IT服務、光伏設備等少數行業當前PE高於過去5年估值中位數以外,多數主流行業PE都在中位數以下,並不算貴。
數據來源:Wind,中加基金;截至2022年7月29日
數據來源:Wind,中加基金;截至2022年7月29日
匹配風險和資金期限,靈活應對震蕩
市場重回震蕩,我們投資該如何應對?
大家應該清楚,惟有風險和期限匹配,才有可能獲取比較滿意的收益,脫離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投資期限來談投資,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針對當前市場狀況,對不同風險偏好和資金使用期限來說,選項可能會有所不同。
1、對於風險偏好比較低、資金使用期限在1-3年的朋友,可以考慮選擇一些中低風險的基金品種,像中加純債債券(000914)等純債類基金,以更好的分散組合風險,增強投資組合的“抗震性”。
中加純債債券(000914)是中加基金旗下老牌明星債基,由固收總監閆沛賢親自執掌,專注債券投資,遠離股市波動,目標是在保持資產流動性以及嚴格控製風險的基礎上,通過積極主動的投資管理,力爭持續穩定地實現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組合收益。
該基金轉型成立以來,中長跑成績優異,同類排名靠前:近1年收益率5.44%,排名同類前6%;近3年收益率15.97%,排名同類前3%(排名來源海通證券,淨值增長率來源產品季報;數據截至20220630)。
2、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偏好權益投資,且投資期限在3-5年、甚至更長的朋友,在這種高波動、行業輪動快速的行情中,也要注意平衡好風險和收益,通過多元配置來分散風險,切忌押注單一資產或者賽道。如果不想費心勞神,大家可以優選選股能力強、風險控製好、信得過的基金經理,來幫自己做配置。
像馮漢傑就是一位值得信賴的選股能手,他被譽為“長期價值投資獵手”,擅長價值投資風格,堅持自下而上全市場選股,不盲目追逐熱點,注重個股的安全邊際,持倉相對均衡。從結果來看,他管理的產品,短期爆發力不見得有多好,但勝在細水長流,回撤控製能力較強。
以其權益代表作中加轉型動力混合A(005775)為例,該基金自2018年9月5日成立以來,累計淨值增長150.4%,最大回撤13.35%;近三年淨值增長112.83%,同類排名前17%;過去一年回報4.19%,排名同類前24%;獲得多家評級機構三年五星評級(業績來自產品定期報告,排名來自銀河證券,回撤來自Wind,數據截至20220630;評級來源及時間:海通證券20220630、晨星20220630、銀河證券20220701、天相投顧20220331、濟安金信20220331)。
此外,馮漢傑還管理著中加科豐價值精選(008356)等固收+產品,投資性價比同樣顯著,攻守兼備,是資產配置的較好底倉。
總之,投資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在高位時入市,不在低位時離場,耐得住震蕩市的煎熬,建立和不斷完善自身的投資體係,相信時間的複利。希望我們所有堅持和等待,最後都能迎來春暖花開。
注釋:中加純債一年A成立於2014年3月24日,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閆沛賢(20140324至今),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71%、6.58%、6.15%、3.40%、5.16%、3.3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2.88%、2.88%、2.88%、2.89%、2.88%、1.42%。中加純債債券轉型成立於2016年12月23日,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閆沛賢(20161223至今),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97%、6.39%、6.70%、3.37%、5.22%、2.6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0.34%、8.85%、4.96%、3.05%、5.65%、1.90%。中加頤興定開債券成立於2018年6月8日,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楊宇俊(20180608-20220513),閆沛賢(20181213-20191230、20220429至今),顏靈珊(20220429至今),成立至2018年末、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4.52%、4.86%、2.51%、4.23%、 2.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3.11%、1.31%、-0.06%、2.10%、0.38%。中加聚盈定開債券A成立於2019年5月29日,風險等級為中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閆沛賢(20190529至今),成立至2019年末、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79%、3.02%、8.47%、1.8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1.47%、-0.06%、2.10%、0.38%。中加聚享增盈債券A成立於2022年5月5日,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閆沛賢(20220505至今),劉曉晨(20220505至今),成立不足6個月,不列示業績。中加聚安6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發起式A成立於2022年6月13日,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閆沛賢(20220613至今),成立不足6個月,不列示業績。
中加科豐價值精選混合成立於2020年5月8日,風險等級為中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馮漢傑(20200508至今),於躍(20200513至今),成立至2020年末、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2.60%、8.35%、0.1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10.16%、-0.38%、-3.67%。中加轉型動力混合A成立於2018年9月5日,風險等級為中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張旭(20180905-20191023),馮漢傑(20181205至今),成立至2018年末、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71%、32.84%、59.88%、19.11%、-2.6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5.09%、21.41%、16.22%、-1.88%、-5.46%。中加核心智造混合A成立於2020年7月22日,風險等級為中高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馮漢傑(20200722至今),成立至2020年末、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1.63%、15.42%、-4.6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1.36%、9.59%、-8.81%。中加喜利回報混合A成立於2021年9月1日,風險等級為中風險,曆任基金經理為:馮漢傑(20210901至今),成立至2021年末、2022年上半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0.58%、-0.7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0.75%、-5.63%。
以上數據來源產品定期報告,截至20220630。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僅為宣傳用品,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承諾。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目前給予中加純債債券的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給予中加轉型動力混合、中加科豐價值精選的風險等級為中風險;對運作後的基金風險等級將定期進行評價更新。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產品收益受股市、債市等影響可能會有波動風險,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決策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並根據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綜合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具體以銷售機構評價結果為準,投資人在購買本基金時需按照銷售機構的要求完成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風險之間的匹配檢驗。中國證監會的注冊並不代表中國證監會對該基金的風險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推薦或保證。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