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今日更新消息 騰訊悄然殺入“出行服務”市場

   发布时间:2025-07-05 07:33:10   发布者:蹉跎時日網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今日更新消息 騰訊悄然殺入“出行服務”市場

  在百度、高德、美團之後,騰訊也親自加入了出行大市場的戰局。

  近日,在微信九宮格內的“交通出行”中,騰訊正在測試一個全新的打車功能“出行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出行服務進行線上叫車,目前該功能排在微信“交通出行”板塊的第一位。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騰訊出行服務功能還處於灰色測試階段,主要依托微信生態,開放性接入合規的出行服務商,與出行服務商一道為用戶提供聚合出行服務,並非騰訊親自做打車服務。

  對於相關采訪,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時,未獲得來自騰訊的回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騰訊出行服務開啟內測沒過多久,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就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撤銷了原智慧空間產品部和交通平台產品部,新成立了地圖產品部和數字孿生產品部。其中,新成立的地圖產品部主要負責麵向C端用戶的騰訊地圖和出行等業務;數字孿生產品部主要負責搭建麵向B端的生產空間、道路、園區和建築等領域的數字孿生底座和應用產品。

  以聚合平台入局網約車市場

  在微信九宮格內的“交通出行”中,第一個就是“出行服務”,騰訊出行服務的首頁正是最近正在測試的打車服務,用戶輸入上車地點和下車地點即可呼叫網約車。

  根據“騰訊出行服務”公眾號顯示,騰訊旗下出行服務平台主要提供加油、油卡充值、違章查繳、洗車、保養、公交地鐵等多種出行服務。7月12日晚,“騰訊出行服務”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旗下打車服務已於3月上線,目前已覆蓋全國100多座城市。同時,騰訊出行對用戶提供補貼,其中新用戶最高優惠為兩張8元券,老客戶最高優惠為5元常規券。

  據了解,此前,騰訊出行服務曾在廣東部分地區與“如祺出行”合作,推出打車服務。此次,騰訊出行服務接入的打車服務商明顯增多,且能夠打車的城市也在增多。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多個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已可使用該服務。

  騰訊出行服務的打車功能目前采用的是聚合模式,已經接入曹操出行、陽光出行、首汽約車、T3出行等多個打車平台,提供經濟型、優選型、舒適型三種服務。目前在北京地區,有曹操出行、陽光出行、首汽約車提供出行服務;在武漢地區,有曹操出行、陽光出行、T3出行、萬順叫車、首汽約車提供服務,用戶可以勾選多個服務商同時呼叫網約車服務。

  以聚合模式進入網約車市場的,騰訊並不是第一個。近期,華為也對外宣布推出聚合模式的打車快應用“Petal出行”,目前“Petal出行”也處於眾測階段,在華為應用市場尚未上架。而更早的網約車聚合平台還有阿裏旗下的高德地圖、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圖、美團等。

  對於采用聚合平台模式,百度地圖方麵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016年之後,網約車市場呈現‘一超’格局,大型運力供給相對固定,但中小運力相對分散,司乘交易效率較低。聚合中小運力,可以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快、更好的叫車體驗。”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工業品、製造業和汽車業務主席劉湘平對記者指出,網約車行業有三個抓手:第一是運力提供,有多少個司機在這個平台,平台怎麽去管理這些司機;第二是算法平台,如何用技術手段匹配運力供給,做出相應的路線規劃;第三是用戶端的流量。

  早期的網約車競爭中,這三個抓手各大網約車平台都在做。隨著擁有流量的聚合平台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小平台出現,戰略方向更加專注於運力提供,甚至可以將部分算法交給聚合平台。流量則可以依托各大聚合平台,包括美團、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

  對網約車聚合平台來說,聚合模式不需要介入重資產的運力提供端,隻是負責流量和算法,是一種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對運力提供商來說,多接入一個聚合平台意味著多了一個流量渠道。

  例如,在北京地區,曹操出行、首汽約車、陽光出行除了接入到騰訊出行中,同時也接入了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美團的打車服務中。

  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台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共有277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環比增加3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453.0萬本、車輛運輸證183.7萬本,環比分別增長3.1%、4.3%。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台6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63568.5萬單,環比上升20.7%。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記者表示:“從6月份的數據來看,平均每天就有兩千多萬個出行訂單。騰訊和華為入局出行市場,主要是因為大家認識到網約車市場本身體量非常大,並且市場還在不斷地延展。”

  To C同時兼顧To B

  從流量的角度來看,微信坐擁超10億的用戶量,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騰訊出行以此為抓手進入網約車市場有較大的流量優勢。

  紀雪洪認為,騰訊進入出行市場對行業裏麵的玩家會有一定的衝擊。“騰訊有強大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同時消費者信任且熟知騰訊,加上騰訊本身的支付體係非常完整,所以我認為騰訊出行有非常大的機會。”

  但對網約車平台來說,除了流量之外,運力提供也非常重要。如果用戶在某一個平台打不到車,自然就會轉戰其他平台。

  記者以相同的出發點和目的地進行搜索,目前騰訊出行在北京地區接入了3家運力服務商,有7種車型可以提供經濟型、優選型、舒適型3種服務;高德地圖在北京地區接入10家運力服務商,有48種車型提供特價車、經濟型、出租車、優享型、品質專車、六座商務、豪華型7種服務;百度地圖在北京地區接入了6家運力服務商,有18種車型可提供快車、出租車、專車、七座車和豪華車5種服務;美團在北京地區接入了5家運力服務商,共有18種車型提供經濟型、舒適型、六座商務和豪華型4種服務。

  對比可以發現,目前騰訊出行打車接入的運力服務商相比其他聚合平台還較少,接入的服務車型也較少。由於目前騰訊出行的打車服務還處於測試階段,未來是否會接入更多的運力服務商和服務車型,仍有待觀察。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就在騰訊出行服務開啟內測後不久,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撤銷了原智慧空間產品部和交通平台產品部,新成立了地圖產品部和數字孿生產品部。其中,新成立的地圖產品部主要負責麵向C端用戶的騰訊地圖和出行等業務。

  紀雪洪對記者指出:“騰訊出行服務數據一方麵可以服務於C端的地圖產品部,另一方麵底層技術也能服務於B端的數字孿生產品部。”

  從組織架構上也可以看出,此番新成立的騰訊地圖產品部和數字孿生產品部均隸屬於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是騰訊於2018年成立的,是負責To B業務的部門。

  地圖服務除了能提供出行服務之外,在產業上也有非常多的應用。在去年年底的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發布了“騰訊智駕地圖”,將普通導航地圖、高精地圖、ADAS地圖合並到了一張地圖上。在智能駕駛快速普及的今天,騰訊智駕地圖能讓人車共駕變得更加流暢,並一定程度上減少過程中人工接手的頻次。

  據悉,騰訊智駕地圖原定於今年第二季度批量搭載新車上市,但因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車企本身的生產節奏,目前智駕地圖項目仍在正常推進中,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會搭載新車量產上市。

  此外,在今年2月,造車新勢力蔚來披露了和騰訊的高精地圖合作計劃,將合作研發高精地圖,集成到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的數據閉環的框架中。

  地圖除了可以應用到大出行產業之外,背後的定位技術、地理信息、導航技術等還可以應用到農林牧副漁等多種產業領域。

  武漢久違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國家測繪乙級資質的公司,利用北鬥通信衛星和地麵通信打造了北鬥物聯技術框架,構建了一些北鬥行業應用,目前已經應用到電力、能源、城市軌道、林業、水利、海洋等多個領域。

  武漢久違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陳超對記者舉例解釋道:“例如我們開發的地質災害應急測繪信息管理平台,融合了北鬥的數據、GIS地圖(可視化地理信息係統)、道路交通數據、車輛數據、應急物資空間數據作為基礎支持數據,當有災害發生時,再結合現場狀況數據,包括氣象、地災數據及現場實時音頻數據,利用AI、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應急處理方案可以提供救援處置和路徑規劃,指導有關方麵開展應急工作。”

上一頁12下一頁查看全部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