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齊齊哈爾這個有三百年曆史的城市(在內地算不了什麽,可是在邊疆塞外就很難得了)在北方很有名的。說它有名不僅因為它曾是共和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還因為它是打響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地方(著名的江橋抗戰發生地)。那個要開放的文化“遺”址是清代著名抗俄將軍壽山的府邸、殉難地的仿製品。(說起壽山將軍還有一個更為複雜傳奇的曆史故事,明末著名大將軍袁崇煥就是壽山的祖先)。 據曆史記載:1900年庚子之變,沙俄強敵壓境,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時任將軍的壽山,乃守“軍覆則死”之義,首先核庫儲,檢文牘,派員送王命旗牌印信等件於副都統署。集議繕邊振民之策若幹條,手具遺書,上達當道。後設香案,冠朝服,望闕叩頭……遂自臥棺中,命衛士以槍擊之,衛士惶恐,機顫彈泄,中小腹,又易一人射之,僅及胸,又擊之,乃從容殉節。時光緒庚子八月初四日也。將軍府就在該市中心地段。
在清代8個王朝、坐鎮齊齊哈爾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壽山將軍的名字尤為響亮,關於他抗俄禦侮、誓死報國的故事廣為流傳。壽山(1860~1900年),字眉峰,黑龍江愛琿人,父富明阿為明尚書袁崇煥七世孫。壽山自幼好學,欲以功業報效國家。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壽山主動請纓,奉旨赴奉天(今遼寧)參加對日作戰。在每次戰役中,壽山都身先士卒,英勇殺敵。有一次,壽山率部增援遼陽,途中與日軍遭遇,在激戰中壽山身負重傷,仍帶傷拚殺,最後將日軍擊退。還有一次,在與日軍的遭遇戰中,一顆子彈從壽山右腹穿入左臀,他仍指揮作戰。擊退敵軍後,騎馬30裏回營,血濺衣褲,各將領都驚歎不已。由於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功勞卓著,壽山受到朝廷嘉獎,並委以重任。1897年,壽山調任鎮邊軍左路統領,駐黑龍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奉命署理黑龍江將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