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最新集運市場前景預測!
12月24日,陽明海運舉行線上法說會,對2025年集運市場情況持審慎樂觀態度。
陽明指出,農曆年前裝載率和訂艙、運價維持高檔;預估紅海危機繞行好望角,持續到2025年上半年,緩解過剩運力;美東潛在罷工因素,持續幹擾供應鏈;2024年運價基期高於2023年,2025年長約價會比2024年高。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貨代業者透露,長榮、陽明發出通知,如果明年1月15日美東碼頭勞資合約到期,雙方無法簽訂新合約,一旦確定美東碼頭自1月16日起罷工或怠工,自美國、加拿大進出口之貨載,將征收港口擁堵附加費,每20尺櫃征收800美元、每40尺櫃征收1000美元,以上日期皆為美國、加拿大當地收貨日。
關注運價走勢,陽明表示,12月之後需求優於預期,農曆過年前裝載率和訂艙、運價維持高檔,主要受惠過年提早效應加上美東2025年1月15日仍有二度罷工風險等影響,關稅因素不明顯。第四季近洋線熱絡,優於2023年同期,2024年以來市場船期混亂,亞洲有些大港塞港,預估農曆年前價量將維持高檔。

由於2024年運價基期高於2023年,陽明分析,將有利於2025年長約價簽訂,會比2024年長約價高,比較確定的時間要等到2025年3、4月美線長約底定。
另針對美東碼頭潛在罷工,陽明指出,美國過聖誕假期,預期這周或2025年1月初勞資雙方都無法回到談判桌,距離1月15日合約到期時間緊迫,是否會在特朗普上台前後達成共識,不確定性仍高,陽明所屬海運聯盟針對罷工都有研擬應對措施。
至於美國加征關稅影響,陽明強調,中美貿易戰曆經數年,很多廠商往東南亞移動,墨西哥貨量持續增長,關稅效應持續造成貨量挪移,所謂三角貿易要看未來美國關稅對墨西哥或其他轉口國有無新政策,貨載板塊挪移、從東亞等地出貨都有可能。

紅海危機成為影響2025年航運供需最大變數,目前確定第一季歐洲線會繼續繞行好旺角,如果市場有新的變化,會提前通知客戶。
陽明也表示,今年第四季情況優於預期,原本第四季是年節前旺季,今年以來市場船期混亂,亞洲線麵臨塞港,影響艙位供給和穩定度,近洋線價量齊揚,大幅優原本的預期;遠洋線的貨量與去年同期差異不大,不過,運價更高,表現也比預期好。
總體而言,陽明今年第四季度情況優於預期,對2025年市場持審慎樂觀態度。
文章來源:工商時報等,維運網整理匯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自:維運網)